《但愿人长久》教学设计
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,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《但愿人长久》教学设计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《但愿人长久》教学设计1【教学目标】
1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;背诵课文第四、五、六自然段。
2、认识生字,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。
3、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,理解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含义。
4、探究作者的心理情感变换及其原因,领悟作者表达的美好的感情。
【教学重点、难点】
重点:感悟作者的“思念”之情;探究作者的心理情感变换及其原因。
难点: 理解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含义;领悟作者表达的美好的感情。
【课前准备】 学生:查阅有关苏轼的生平、作品资料;熟读课文。 教师:PPT课件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导入新课
1、激趣:中秋节在古代又称“仲秋节”、“团圆节”、“月节”,有关月亮的古诗你了解了哪些?
那有关月亮的歌曲你知道吗?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有关月亮的歌曲。
【媒体】播放《明月几时有》,你听出了什么?点题。
2、动人的旋律给了我们美的享受,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,这种美好的感情会长留人们心间,就像 ……此处隐藏22885个字……p>董艳艳《但愿人长久》教学反思
在所有的借月抒怀的古诗中,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是最经典的,诗句里流露出的博大胸襟和美好情怀像皎洁的明月一样,光照千古。
虽然整堂课还算比较流畅,但是遗憾也是显而易见的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自己先做一下反思,希望能够抛砖引玉,获益良多。
一、对“心绪不宁”体会还不深。
体会苏轼的思念之情是全文的一个重点,我虽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是如何过中秋的,谈谈自己和亲人的分别感受,以这些比较来凸显苏轼的惆怅和伤感,但是对苏轼的内心还探寻的不够。原来教案上有一个环节,让学生想象,苏轼会回忆起什么?结果自己在上课时疏忽了,课后我想,如果在此基础上,再想象苏轼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方的弟弟说什么?这样就把苏轼那复杂纷乱的内心世界变得可感可知了。
二、对诗句的吟咏运用还比较粗略。
对于这篇课文来说,要多让学生反复吟诵诗句,在吟诵中体味情感,积累名句。这一点,我也注意到了,但是在最后如果再细腻一些,效果会更好。我设想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想想,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了,你有没有远在他乡的亲人朋友?你想把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这美好的祝福送给他(她)吗?然后再让学生一个一个反复深情诵读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这一句,把这美好的祝福送给自己远方的亲人。然后我再说:“让我们把这美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所有离别的人们吧!”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,我相信,一定会有孩子在中秋节对亲人送上这美好的祝福的!
就像苏轼所说:这世上哪会有十全十美呢!课堂,是时间的艺术,也是遗憾的艺术。这堂课还有其他的不足,有的我心了了,但是有的还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。不过,只要思考,就会更好。